為維護學齡前兒童健康,北市衛生局今年「台北市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服務」,將於3月7日開辦,凡學籍或戶籍設於北市的3至6歲幼童,可在幼兒園或社區篩檢場次接受免費健康篩檢,其中因應新冠疫情將滾動式調整口腔篩檢服務。
寶貝健康問題相對需要定期追蹤
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北市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篩檢異常率及齲齒率近年均有顯著的下降,視力篩檢異常率自2017年的14.61%降至2021年8.14%;齲齒率則是由2017年48.06%降至2021年33.53%。
去年透過篩檢服務評估5萬2061位幼童身體結果發現,心雜音疑似異常有813位,疑似異常率1.56%、隱睪疑似異常435位,疑似異常率1.59%、疝氣疑似異常202位,疑似異常率0.39%。
藉由純音聽力篩檢儀器共篩檢1萬3939位3歲幼童,檢測聽力結果有轉介1138位疑似聽力異常個案至醫院進行追蹤矯治,以期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及復健。
疫情關係導致寶貝使用3C產品頻率增加
北市聯醫兒童醫學部主任方麗容提醒,近2年因疫情影響,許多家長減少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人手一台手機已成生活常態,因此需隨時觀察孩童是否習慣歪頭、仰頭、低頭去看東西,或是越看眼睛越瞇、常常揉眼睛等,均為疑似視力不良的症狀。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針對幼兒使用螢幕產品規範,2至3歲幼童每日使用時間建議控制在15分鐘內,3至4歲幼童建議使用不超過30分鐘,4歲以上則1天不超過1小時,且每30分鐘需讓眼睛休息10分鐘。
從小教導寶貝良好的刷牙習慣
另頻繁使用3C螢幕產品,加上久坐導致吃零食及飲料頻率暴增,提高齲齒風險,呼籲幼童從小養成正確飲食習慣及潔牙技巧,落實「二要二不,從齒健康」。
「二要」為睡前一定要刷牙,一天至少刷2次、要有含氟牙膏及定期牙齒塗氟;「二不」為不要傷害牙齒,少甜食多漱口,不要含者奶瓶/母乳入睡、不要以口餵食,家長咀嚼過的食物勿再餵食寶寶。
建議多久時間帶寶貝去檢查
方麗容表示,在防疫同時,家長也須定期帶幼童至門診檢查,建議眼睛每年固定1至2次、口腔每3個月至6個月定期檢查。
衛生局表示,北市自2006年起辦理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服務,對學籍或戶籍在北市幼童提供到點完整篩檢服務,而未就學及就讀其他縣市幼兒園但設籍北市幼童,則可參加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辦理的社區篩檢定點服務。
除市府提供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服務外,家長也可利用衛福部提供「7歲以上7次免費兒童健康檢查」,檢查項目包含生長評估(身高、體重、頭圍)、身體檢查(聽力、眼睛、口腔)、發展評估(粗動作、精細動作、言語表達)。
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免費牙齒塗氟1次,滿6歲後第一大臼齒開始萌出,孩童9歲生日當日前(不含當日)可免費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及封填後6個月、12個月評估檢查,北市府更提供國小1至6年級學童1年1次視力檢查。
原文載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113051
商品推薦
QRIOUS®奇瑞斯雷射晶光葉黃素柑橘能量凍(2盒)
QRIOUS®奇瑞斯雙效紫錐菊護齒膏-無薄荷草莓(3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