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17)公告通過莫德納疫苗6-11歲的EUA,可以接打半劑,兩劑間隔28天,就有家長擔心孩童無法承受副作用,灌爆衛福部的臉書,今(18)衛福部長陳時中至立院備詢前受訪,這是根據研究做出的決定。
陳時中表示,這都是根據相關報告作出的決定,兒童不舒服在實驗計畫中看起來跟成人差不多,且目前第二劑時間沒有明確決定,先把第一劑完成。
他指,家長在拿到同意書以後有任何疑問可以來諮詢,是可以打,並不是強迫大家要打,疫苗政策都是鼓勵,政府有必要共塑民眾利弊。
至於兒童BNT疫苗是否採購有譜,他回應,有相關合約草本送出,但還沒有得到答覆。
有關高雄市長陳其邁搶先在昨天宣布下周高雄開打兒童疫苗隨後又改口,陳時中緩頰,以高雄的立場應該是希望盡快施打,雖然台灣是食藥署通過EUA可以使用,但仍要ACIP(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決定。
而成人第四劑的規劃,他指將會在周三ACIP會議中討論。
經過調查家長難免擔心孩子施打疫苗副作用,多數坦承會先觀望。專家拿出國外案例分享,美、澳、日、韓早已開放5~11歲兒童施打BNT,以美國研究數據來看,800萬名施打後的兒童,有約100名出現重大副作用,心肌炎案例僅有12例,但明顯提升3成保護力,而莫德納雖推出較晚,但一樣能降低4成染易風險。
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說,「保護性來講,其實這兩支疫苗的保護力,其實都還算不錯的,BNT疫苗目前來講,他是打1/3的成人劑量,莫德納是打一半的劑量。」但專家也建議指揮中心,最好在實際開放前,羅列施打前後的優缺點,讓家長更放心選擇。不過目前兒童仍缺乏疫苗保護,萬一確診出現以下症狀,切勿輕忽。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一般常見的四大症狀,就是這個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發燒,以及就是說,可能有全身倦怠等等這些。」除了確診常見的四大症狀,小朋友出現抽搐、意識不清等症狀,很可能是感染腦炎;呼吸困難、急性胸悶,表示影響到肺部;而冒冷汗、嘴唇發青,就有休克、缺氧危機,最好趕緊聯繫送醫。